top of page

川芎、天麻喝不停,頭痛卻還在?多年頭痛病案一例

已更新:6月14日

【川芎、天麻喝不停,頭痛卻還在?多年頭痛病案一例】


頭痛是臨床常見症狀,許多人習慣以止痛藥緩解,但反覆發作、效果有限的情況並不少見。其實,頭痛不僅是頭部局部的痛感,根源往往與臟腑氣血失調有關。中醫認為,頭痛有虛實之分,病機多樣,應辨證施治。本文以一位63歲女士的案例,帶大家了解一下中醫辨證思路。


案例簡介

患者周女士,63歲,左側顳部頭痛已有數十年歷史。年輕時曾接受腦部腫瘤手術,術後頭痛持續。多年來,她因「久病成醫」,習慣使用川芎、天麻等藥材煲湯,希望舒緩頭痛,雖能短暫緩解,但經常反覆發作。每逢天氣變化,疼痛加劇,並伴隨鼻樑酸脹、額部青筋浮現。此外,畏寒怕風、腳踝浮腫,但食慾正常。舌質淡紅、苔薄白膩,脈象尺脈偏弱。


中醫辨證思路:虛實夾雜,標本同治

頭痛在中醫上分虛實之異:


實證:風寒、風熱、瘀血阻絡,常見於頭痛急劇、痛位固定。


虛證:氣虛、血虛、腎虛,表現為隱隱作痛、反覆發作、遇勞加重。


周女士的頭痛屬於虛實夾雜:以腎陽不足(虛)為本,氣血瘀阻(實)為標。具體病機如下:


經絡瘀阻:有頭部手術病史,頭痛固定於左顳部,屬經絡不通,氣血運行受阻。


寒邪內侵:遇寒加重,提示陽氣虛弱,寒邪易乘虛入侵經絡。


氣血瘀滯:額角青筋浮現,顯示血行不暢,瘀血內停。


腎陽不足:畏寒、踝腫,反映腎陽虧虛,水液代謝失常。


治療方法:溫補腎陽,活血通絡

處方以真武湯為主方,溫陽利水,配合:


赤芍、路路通:活血通絡,疏通瘀阻。


桑寄生:補肝腎、強筋骨。


鈎藤:平肝息風,緩解頭痛。


7劑藥後,患者頭痛明顯減輕,發作頻率下降,精神狀態改善,睡眠質量提升。


溫馨提醒:頭痛辨證為要,勿盲目套用


頭痛的病因病機多樣,例如風寒頭痛、風熱頭痛、血瘀頭痛等實證,也有氣虛、血虛等虛證。需要強調的是,人類這種結構複雜的生物,頭痛起來不一定會照著教科書中制定的常見類型來病,本案正正可以作為特殊例子,教科書並沒有此一證型的頭痛,而真武湯亦非適用所有頭痛患者的方劑。


中醫治療講求辨證論治,建議頭痛久久不癒,應諮詢專業中醫師,針對個人體質、病因,制定合適調理方案。不宜拖延太久影響其他內臟氣血或經絡的暢通。


而若果你的頭痛是短期內發生,伴隨其他症狀如記憶力突然衰退、胃口變化等等情況,建議往西醫求診排除重大疾病,以免延誤治療。


頭痛調護建議

保暖防寒:特別注意頭頸部,避免受涼,以防寒邪加重頭痛。


避免勞累與情緒波動:過度疲勞、情緒起伏易使氣血失調,加重頭痛。


穴位按摩:每日按揉太陽、風池等穴位,疏通經絡,緩解頭痛。

太陽穴位置
太陽穴位置
風池穴位置
風池穴位置


結論

慢性頭痛應從整體辨證入手,根據體質,針對氣血、臟腑、經絡進行調理,才能從根本改善。止痛藥或湯水雖可緩解一時,但若忽略內在病機,頭痛易反覆發作。中醫治療強調「標本兼治」,為慢性頭痛患者提供一條有望斷尾的可行之路。



病案
病案

Comentarios


聯系網店客服

Online Shop Customer Hotline

​​+852 9531 0790​

TCM LAI Limited
15/F, Po Cheong Commercial Bldg,
29 Prat Ave, Tsim Sha Tsui, Hong Kong

 

尚蓁中醫診療中心

香港尖沙咀寶勒巷29號寶昌商業大廈15樓

電話: +852 9531 0790 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診症時間:

Weekday: 10am - 7pm

​​Saturday: 10am - 4pm

*By Reservation

免責聲明:

本網址所提供的資料(簡稱“資料”)只供參考之用。雖然我們已盡力確保這個網址上的“資料”的真實性,但本網頁並不對該等“資料”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。本網址上的“資料”亦不構成向瀏覽者推銷、邀請、提供或保證。

  • Whatsapp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Thread

© 2022 by TCM Lai. Proudly created with Chat Foxy Company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