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右腹痛一定是內臟問題嗎?中醫案例帶你破解迷思

TCM detective story
中醫偵探故事:腹痛,其實不是肚子出事

【腹痛迷案】一場中醫診室裡的偵探故事


臨床工作有時候,就像是一場偵探遊戲。病人帶著一個「謎團」走進來,我們醫師要用望聞問切,一步步抽絲剝繭,找出隱藏在背後的真兇。這一次,謎團是:一位伯伯反覆數月的「右腹痛」。


病人主訴:深層隱隱作痛


伯伯皺著眉進入診室,坐下來的第一句話就是:「醫師,我呢度(指着右腹)痛咗幾個月,睇咗幾次西醫都冇用。」


病人訴說七月開始出現右腹痛,痛點在很深處的感覺,因為痛得有點厲害,伯伯去西醫就診後醫生也是第一時間以肝膽或腎臟問題跟進。安排超聲波檢查肝臟、脾臟、腎臟,通通沒有異常。雖然沒有答案,起碼排除嚴重疾病,醫生也為伯伯開了止痛藥減輕痛苦。幾個月間,伯伯不停覆診、吃藥,又試過藥材店找中醫開草藥,錢花了幾千元,但痛症依舊如影隨形。


線索一:肚腹檢查無異常


當我循例為伯伯進行腹診時,並沒有發現臟腑壓痛或腫塊。肚腹表面柔軟,脈象也只是偏弦,並不符合內臟實質性病變的徵象。


「奇怪,若果不是內臟,那是什麼?」這是第一個疑點。


線索二:肩膀高低不平


在我觀察他的體態時,突然發現伯伯的肩膀一高一低。這時候,我心裡閃過一個念頭:會不會問題根源不在腹,而是出自筋骨?


我請他做上身旋轉和腰部彎曲的動作。坐著時伯伯輕鬆轉腰,但站起來卻轉不到右邊,而且右肋下就有壓痛,那個痛一直延續至側腹。


原來這個痛就是伯伯所謂的很裡面的痛,這不是內臟痛吧。


線索三:生活習慣揭開真相


「伯伯,你平時有沒有長期用力搬東西,或者只用一邊手臂的習慣?」我問。


伯伯一愣,隨即苦笑:「我做倒垃圾,成棟大廈咁多袋垃圾,用手掟先做得快嘛。」


答案呼之欲出——多年來單側重複用力,令右側肋間肌、腰臀及相關筋膜長期緊繃,最後牽扯到深層肌肉,誤導他以為是內臟痛。


這正是中醫所說「氣血不暢,不通則痛」,長期勞損導致的氣血不通問題實在常見。

治療過程:針灸舒筋,立刻見效


確定方向後,我選取相關經絡穴位針灸加拔罐,為局部筋膜放鬆,調和氣血,舒筋活絡。治療後,我再請伯伯重複剛才的轉腰動作,他驚訝地說:「醫師,唔痛啦!」

幾個月的迷案,就在這一刻迎刃而解。


醫囑與提醒:防止復發才是關鍵


我囑咐伯伯,日後倒垃圾不要再只靠右手,最好左右交替,避免單側肌肉過勞。如果持續保持平衡用力,這種痛症自然不會再發。


礙於氣血不足問題在老人家之間很常見,加上倒垃圾的工作不能休息,以及多年習慣很難改變,無法交替雙手工作的伯伯病情經歷多2次治療才能結案。不過經此一役,他說有多拉筋保養一下,以免重蹈覆轍。


偵探故事的啟示


其實,臨床上常常就像一場偵探故事。病人先把自己的感受告訴醫生,這些主訴就像是第一批線索;醫生再根據經驗與檢查,逐步排除可能性。有人從臟腑入手,有人從經絡去觀察,看似角度不同,其實像是一場接力,每位醫者都在為同一個謎題提供線索。


最終,透過多重角度的檢視,我們才拼湊出完整答案——原來困擾伯伯數月的「右腹痛」,真正的兇手並非內臟,而是長年勞動下的筋骨勞損。這就像一宗案件,前一位偵探先排除了重大嫌疑,後一位偵探再從細節找出真正的元兇,兩者缺一不可。


治病正如偵探破案,現實往往不是單一方向的直線推理,而是多角度的拼圖。當線索一一拼合,真相才會浮現。醫者亦然,唯有從整體出發,洞察細微,方能幫病人解開多日未解的痛苦。



the original record
原病案



留言


聯系網店客服

Online Shop Customer Hotline

​​+852 9531 0790​

TCM LAI Limited
15/F, Po Cheong Commercial Bldg,
29 Prat Ave, Tsim Sha Tsui, Hong Kong

 

尚蓁中醫診療中心

香港尖沙咀寶勒巷29號寶昌商業大廈15樓

電話: +852 9531 0790 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診症時間:

Weekday: 10am - 7pm

​​Saturday: 10am - 4pm

*By Reservation

免責聲明:

本網址所提供的資料(簡稱“資料”)只供參考之用。雖然我們已盡力確保這個網址上的“資料”的真實性,但本網頁並不對該等“資料”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。本網址上的“資料”亦不構成向瀏覽者推銷、邀請、提供或保證。

  • Whatsapp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Thread

© 2022 by TCM Lai. Proudly created with Chat Foxy Company 

bottom of page